本报记者 周晓琪/文 陈村铭/图
昨日下午,伴着欢快的歌声,李仕清与6个孩子一同回到家中。“妈妈,我们回来了,饭做好了吗?”几个孩子刚放下书包便跑向厨房。厨房里,腰系围裙的程兰正在煮腊肉,香味飘满整个房间。
很多人都会好奇,这家人为何这么多孩子?是真正的一家人吗?当然不是。去年12月,市第一社会福利院采取“双亲模式”,即聘请家长与孤残儿童组建家庭的模式,模拟真正的家庭环境,对孤残儿童进行全方位照顾。李仕清与程兰夫妻俩就是“双亲模式”里的“父母”,这6个孩子是福利院的孤残儿童,他们组成了一个特殊家庭。
这个特殊家庭很温馨
初次走进这个家里,记者并没有感到与别的家庭有何不同,孩子们吃过晚饭后围着桌子做作业,“父亲”李仕清在一旁指导,“母亲”程兰则忙去洗洗刷刷。
对于记者的到来,李仕清鼓励孩子们“大家要有礼貌,快叫阿姨。”“阿姨”“阿姨”……6个腼腆的孩子先后开了口。
预约这次采访时,李仕清曾提醒记者,孩子们现在都很快乐,千万不要过多追问他们的过去,他们还很敏感。眼前的情景让人丝毫无法把他们与“孤残儿童”联系起来,再看下墙上挂着的全家福照片,记者不禁有些感动———这是一个真正的家庭!
李仕清是一名村干部,能陪孩子们的时间不算太多,照顾孩子的事情主要由程兰负责。尽管“麻烦事”不少,但程兰并不感到苦累,反而很有成就感:“我们的孩子在读中学,平时住校,所以我时间比较多,照顾这些孩子,看到他们过得幸福,我们也很开心!”
“我们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子女”
相比“妈妈”程兰的慈爱、耐心,“爸爸”李仕清显得比较严肃。李仕清告诉记者,他偶尔也会责罚小孩,“我不会因为他们的特殊身份,而放松对他们的要求。生活中,我们尽可能给他们更多关爱,但为了他们的成长,该引导的得引导,该教育的还得教育。我们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子女。”
大女儿小露今年11岁,由于童年的一段痛苦经历,至今仍很胆小内向。李仕清和程兰会时常对她鼓励,让她大胆地去做一些事情;小儿子小浩只有6岁,比较调皮,李仕清则更多地教他是非观念。
“这4个男孩和2个女孩,有的先天有缺陷,虽然无法改变,但我们必须教他们生活自理能力,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。”程兰告诉记者,她和丈夫虽然只是聘请的父母,但仍然会对这些孩子负责。平时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,夫妻俩不仅要教孩子们自己穿鞋、穿衣服,还要让他们养成勤洗手、多喝水、果皮扔进垃圾桶、吃饭不说话等好习惯。
“人与人之间相处久了都会产生感情,现在孩子们已经习惯了我们在身边,而我们也越来越离不开他们。”程兰说,6岁的小凯晚上有尿床的习惯,家里晚上吃稀饭的时候,便会单独给小凯开小灶煮面条或干饭,其他孩子看到小凯吃得不一样,也嚷着要吃。“看着他们闹成一片,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,希望能一直看着他们成长,直到全都长大成人。”程兰感慨地说。
家庭环境助孤残儿童健康成长
据了解,“双亲模式”家庭的选择有严格标准,首先需提出申请,然后由福利院对申请人给予评估审核,通过后申请人还得经过专业培训才能签订协议。福利院将定期通过入户巡查、开家长会等方式及时了解孩子的生活状况、道德品质教育等。
李仕清夫妇是市第一社会福利院“双亲模式”家庭的首个试点。这个家庭的成功一小步,跨出了我市扶助孤残儿童事业的一大步。
“试点的成功,给了我们极大的信心。在‘家’的环境里成长,我发现孩子们有了很大的变化。”市第一社会福利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自从福利院启用“双亲模式”后,孩子们在浓浓的家庭氛围中成长,不仅身体状况更好,也变得更加懂礼貌、守规矩,甚至连性格都开朗起来,家庭观念和沟通能力有了明显提高。
“双亲模式”的家庭式教育打破了福利院集体式的抚养方式,让孩子们感受到“家”的关爱和温暖,更利于孩子性格的完善和能力的培养。在3个月时间里,李仕清程兰夫妻照顾的6个孩子每天上学、放学都有人接送,回到家里有人做饭、辅导功课,这些孩子变得越来越开朗活泼。
“这项工作大规模开展还存在不小难度,最大的问题是住房。”该负责人说,目前试点家庭仍需要租住在福利院安排的住宅中,如果全面推广需要不小的资金投入,“但无论如何,这项工作已经开始,而且效果很好,我们会坚持下去,给孤残儿童一个更好的明天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