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历程,独特且充满珍贵记忆。9月14日下午,我院“乐龄圈”老年文化服务项目第二期——“穿越年代的时光记忆”如期而至,在休养区四楼活动室,十余名爷爷奶奶参与其中。本期活动由社工策划并组织开展。
“1、2、3、4,2、2、3、4……”活动在手指游戏“石头剪刀布”中拉开序幕,跟随着节奏感的口令,“剪刀”和“布”的手势在老人的手掌间交替。“哎哟,你看我眼忙手乱的呀。”唐婆婆一边努力完成“指令动作”,一边由于自己的“失误”哈哈大笑。接着,社工带领老人们完成了一圈奇数报数、偶数报数的反应游戏,充分调动老人的专注力。然后,社工向老人们展示了凤凰牌自行车、蝴蝶牌缝纫机、上海牌蛤蜊油、裴翠牌香烟等14张老物件的图片,请老人们分享自己对于这些物品的记忆。“计划经济年代,买东西凭票证,粮票、油票、肉票、布票,连买豆腐都得凭票,哪像现在,想买啥买啥,那时候,每人只发布票一尺四寸,为了给孩子缝件衣服,我们全家人的布票一起才凑了6尺。”陈世楠奶奶回忆道。“那时候,除了镇政府,就我们家有台黑白电视机,12寸的,只有四川电视台一个台,每天晚上大家就搭板凳来我家看电视,一屋子坐满了人。”胡多华奶奶说。“这个缝纫机呀,我们家里现在还有一台呢,那时候,我不但做我们全家大小的衣服,还帮着亲戚邻居做衣服呢。”张仁杰爷爷回忆到。“这个贝壳油,当时才卖几分钱呢,普通家庭都买得起,百雀羚、雪花膏就奢侈一些了,都是我们那个年代时兴的护肤品。”王书慧老人道。爷爷奶奶们你一句我一句,感慨着衣食住行翻天覆地的变化。既然到了“想买就买”的年代,在活动最后环节,现场就让爷爷奶奶过了一把“购物瘾”。社工先指定一个总价格,请老人根据每张物品上的单价进行“采购”,让挑选出来的物品总价尽量接近指定价格。老人们积极参与,通过计算,都完成了采购任务。曾是一名生意人的胡多华婆婆更是沉浸在算账的乐趣中,算完自己的,又帮着其他老人算。
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年代,本期“乐龄圈”活动通过一场穿越年代的游戏,走进老人的内心世界,分享和聆听他们从前的生活经历和趣事。丰富的乐龄游戏既实现了手脑锻炼,为老人们带来欢乐,又引发了他们的回忆,有助于减少和延缓记忆障碍的发生,增进了内心的幸福感和满足感。
(周 宇)
|